MH∕T 4050-2018 民用航空自动转报系统配置规范(民用航空)
ID: |
FFFBDA846CE240CFA22B3EC355A0CC70 |
文件大小(MB): |
0.14 |
页数: |
9 |
文件格式: |
|
日期: |
2021-12-23 |
购买: |
文本摘录(文本识别可能有误,但文件阅览显示及打印正常,pdf文件可进行文字搜索定位):
ICS 03.220.50,V 54,MH,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行业标准,MH/T 4050—2018,民用航空自动转报系统配置规范,The configuration specification of civil aviation AFTN/SITA communication system,2018 - 12 - 14 发布 2019 - 04 - 01 实施,中国民用航空局 发布,MH/T 4050—2018,I,前 言,本标准按照GB/T 1.1-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,本标准由中国民用航空局空中交通管理局提出并负责解释,本标准由中国民航科学技术研究院归口,本标准起草单位:中国民用航空局空中交通管理局,本标准主要起草人:郝永刚、王天宇、陶乐、李雪松、王勇、王伟庆,MH/T 4050—2018,1,民用航空自动转报系统配置规范,1 范围,本标准规定了民用航空自动转报系统的配置要求,本标准适用于民用航空各类自动转报系统的规划、建设和使用,2 规范性引用文件,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。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,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,件。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,其最新版本(包括所有的修改单)适用于本文件,MH/T 4041 民用航空自动转报系统技术规范,3 术语和定义,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,3.1,自动转报系统 AFTN/SITA communication system,在地面通信服务中,负责处理(存储、转发、查询、统计、监控等)AFTN 格式电报和SITA 格式电,报的系统,3.2,通信系统 sub-communication system,在自动转报系统中提供可以接入的接口和协议,承担电报的接收和发送的系统,3.3,同步接口 synchronization interface,采用同步传输方式的通信接口,3.4,异步接口 asynchronism interface,采用异步传输方式的通信接口,3.5,电报终端 AFTN/SITA end system,负责向转报系统发送电报,同时接收和处理转报系统转发电报的客户端,3.6,传输系统 communication backbone network,各级自动转报系统间的通信连接系统,4 缩略语,MH/T 4050—2018,2,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,AFTN 航空固定电信网(Aeronautical fixed telecommunication network),AMHS 航空信息处理系统(ATS Message Handling Services),ATN 航空电信网 (Aeronautical Telecommunication Network),FR 帧中继(frame relay),SITA 国际航空电信协会 (Society International De Telecommunicatioan Aero-nautiques),5 组成与分类,5.1 组成,自动转报系统由处理系统、通信系统、传输系统和管理系统组成,5.2 分类,自动转报节点按报文交换级别和转报业务量划分为:,——一类转报节点:网络控制中心、地区级航空报文处理的转报节点,或连续2年年电报收发量超,过2 500万份(含)的转报节点;,——二类转报节点:空管分局(站)级航空报文处理的转报系统,或连续2年年电报收发数量超过,250万份(含)的转报节点;,——三类转报节点:年电报收发数量低于250万份的转报节点,新建机场参照类似规模机场进行分类,6 配置,6.1 一类转报节点,6.1.1 配置要求,转报节点应配置主备两套完全独立的自动转报系统。主备转报系统应具备相同配置的处理系统和通,信系统,满足自动同步和快速切换要求,切换时间少于5 min,应配置一套培训测试系统,系统配置应覆盖转报系统所有部件,6.1.2 自动转报系统,6.1.2.1 处理系统,处理系统应配备两台互为热备份的企业级服务器和存储系统。服务器应满足硬盘、风扇、电源等部,件热插拔要求,具备GPS时钟信号接收能力,处理系统应满足以下要求:,——符合MH/T 4041的要求;,——转报路由表容量不小于5 000条记录;,——高峰小时处理能力不小于5万份,每天电报处理能力不小于80万份,转报系统内能储存不小于6,个月存储量,6.1.2.2 通信系统,MH/T 4050—2018,3,6.1.2.2.1 内部交换网络应满足与处理系统、同步接口设备、异步接口实现双冗余网络连接,网络具,备自动切换功能,6.1.2.2.2 端口配置应满足以下要求:,——同步接口:同步接口设备应冗余配置,每台设备至少提供2个标准同步接口。满足不少于32个,同步用户接入要求;,——异步接口:系统提供不少于96个标准的RS232或者双流环的异步接口;,——以太网接口:系统提供标准以太网端口,满足不少于32个IP用户的接入要求,6.1.2.2.3 通信系统所有设备应支持双电源,6.1.2.2.4 可扩展性应满足以下要求:,——能通过增加硬件设备,扩展系统的接入能力,提高用户数;,——具备接入ATN网络,实现与ATN/AMHS系统通信能力;,——能根据需要增加接入同步网络的个数和协议类型,增加同步接口设备的配置,6.1.2.3 线路切换,应配置线路切换设备,具备在两套转报系统间切换的能力,提供系统切换确认机制,每台设备接入用户数应不少于16路,支持电缆和光缆接入,支持设备所有用户同时切换,应配置双电源,管理控制模块(卡)冗余配置,6.1.2.4 传输系统,应与上级节点至少保证2路可靠路由。条件许可的地方宜……
……